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台灣《中國時報》7月31日刊登題為《台灣經濟的國王新衣,誰來脫掉?》的社論稱,台灣民眾實際感受台灣的經濟非常差,萬物齊漲、薪水不漲,實質生活變差,街頭名店紛紛歇業,市麵變得冷清不少。但台當局卻說,台灣經濟非常好。經濟究竟好不好,需要厘清。文章摘編如下:
就統計數據而言,台灣經濟有好的一麵。尤其是出口,6月外銷訂單金額達588.3億美元,創曆年同月新高。
從外貿數據看來,台灣表現確實亮麗,卻不能掩蓋三個警訊。第一個警訊是嚴重的通脹對底層民眾的營養與健康造成威脅。雞蛋是底層民眾主要蛋白質來源,今年3月至今已四連漲,漲幅高達23%。對底層民眾來說,是不可承受之重,漸漸會形成社會問題。
第二個警訊是中產階級向下沉淪,就業占六成的服務業,薪資停滯多年,去年疫情暴發,更造成失業與無薪假潮,慢慢由中產階級淪為貧困階級。除高科技產業受雇者外,其餘受雇者實質收入因通脹不增反減,失去中產階級的生活條件。
第三個警訊是兩岸關係的政經矛盾,台灣經濟表現好是因為出口暢旺、資金充沛,出口暢旺是大陸的帶動,資金豐沛則因台商受疫情與地緣政治影響,大舉回流,帶回來的資金帶動了房地產繁榮與投資熱潮。台灣經濟受惠於大陸,在政治上卻仇恨大陸,非常矛盾。
三個經濟警訊下,台灣底層溫飽不易、中產階級向下沉淪、兩岸政經矛盾,將越來越難掩蓋。台灣經濟披著的國王新衣,很快就會被脫掉。
文章轉載自:新浪新聞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名目繁多網发布,不代表名目繁多網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2k95s.bibition.icu/Khdvnu/810.html